吃饭前读了"How to do research in the MIT AI lab" 的“notebooks”这段,感觉有很多收获,据说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在这篇文章的第2部分。下面是“Notebooks”的部分内容:
每个研究者都应该有个笔记本。上面记着一些想法,当前碰到的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法等。把那些可能的解决方法都想好并记下来,也可以记些以后要读的参考文献。可以随便记笔记,因为只有你自己才会看它。
每隔一段时间把记过的笔记再看一下。
笔记本上记的东西将来可能就是文章的原形。或者,你可以把记的东西用文章的结构组织起来,尽管你并不想发表它。当然,你也可能改变主意。
----
自己虽然读了研究生,但是始终没有做研究的感觉,可能一方面是环境问题,不过更主要的可能还是自己不太用心,也不用功。但是,却对笔记还有些体会。记得研究生发的那篇论文就是归功于笔记的。当时,自己确实是有什么想法就记下来,还有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有时晚上坐在回徐汇的徐闵线上还掏出笔记本记下突然想到的一些想法,最后好好组织一下就形成了一片文章。自己虽然不太满意,但终究还是发表了。